1月读这7本书:第6本告诉你,普通人通过自律能变得多牛逼

3261

资源 | 书单

编辑 | 莎啦

导读:

前几天看到一个笑话:2018年你全年坚持做到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案是,每天坚持给手机充电。


真是一个笑中带泪的段子。希望到2019年年底时,你能骄傲地说,今年我坚持了每天读书。


这一期推荐7本书~

人文类

这是一本非虚构采访文集,收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采访到的26位人物的童年故事。


从生于1922年的耄耋老人,到生于2005年的青春少年,受访者的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但殷健灵发现,不同时代和地域里孩子的心灵和感情,虽千差万别却异曲同工,童年不是只有快乐,还有敏感、脆弱、危机、疼痛……她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朴实真切地对它们做了重现。


我们会惊讶地在很多人身上读到我们自己的影子,有些已经遗忘了的伤痕和痛楚、迷茫和委屈,我们得以重新看待,平和接纳。


童年就像一个盒子,它里面藏着我们久不触碰的秘密,藏着曾经最珍视的物品,当我们打开它时,不必害羞,也不必惭愧,只做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访问。


就像评论家李敬泽先生在序言中说的那样,回到自己的童年,把无以言说之事意识了一遍、说了一遍,这句就像把此生又过了一遍,这一遍过明白了,即使是失败和残缺也便释然。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的艰辛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


那个女人被我们称为“母亲”。


《成为母亲》是一本知识女性的自白,也是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它道出了女人的焦虑与煎熬。


作者蕾切尔·卡斯克是英国作家。她对成为母亲的体验,并不像社会普遍声称的那般神圣、无私、伟大,而是有着犹疑、挣扎、痛苦。她感到自己的身体在成为电话亭那样的公共场所,她感到家成了夫妻的博弈之地,而女性必须牺牲部分或全部社会身份,专心只做一份工作——母亲。


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婴儿是什么感觉?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


如果你期待读到一本洋溢着爱和奉献的育儿指南,或者新手妈妈略带兴奋与自豪的心路分享,那一定会失望的。《成为母亲》中有爱,但更多的,可能是黑暗,真实的黑暗。


这本书的话题很大众,但内容却是精英属性的,它反思的是整个社会塑造出的母职文化,讲出的是许多女性不敢说甚至不敢想的内心感受。


经管类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直击本质的高手。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一起成长、挺立潮头的,是一大批杰出企业家。他们所经历的人生和事业跨度之大,锻炼出的硬成就和软实力,均为世所罕见,堪称中国商业史和商业思想史的“活化石”。


这本《本质》,是正和岛先遴选出改革开放以来40位商界领袖、学界翘楚、意见领袖,又将最能反映其认知事物本质能力的代表作汇辑而成的。虽然大部分文章并非最新,但无不具有深刻的商业洞见。


马云、马化腾、张瑞敏、周其仁、陈春花……通过阅读他们的思考,或许能帮你发现商业本质、触摸时代脉搏、探究发展规律。


这本书是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给还未毕业的女儿们的家书。


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有效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洞察世界、人生等哲学问题,吴军博士都给出了诚恳的建议。这些建议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智者经验,对渴望自我精进、加速成长的读者有着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比如,第一次投资该怎么做?综合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定投指数基金;


再比如,要与什么样的人谈恋爱?吴军博士说,合适的人会让你看到和得到全世界,而一个不合适的人会让你失去全世界。


吴军老师建议年轻的读者,“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有了好的价值观,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社科类

一本不明觉厉的书。


作者丹尼尔·丹尼特是世界著名哲学家、认知科学家,在这本书里,他列举了70多个可用于探究心智、意识、自由意志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工具,激发读者对这些哲学主题的思考。


所谓“直觉泵”,就是思想实验,它可以激活我们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直觉认识,并通过设想不同的变化来检验这些直觉是否合理。


丹尼特说,他想写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书。就我的判断,对于有一定哲学思辨基础的读者,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不少火花。


但对普通大众来说,这并不是一本合适的哲学入门书,能吸收多少,完全取决于思考能力。


不过,个别内容还是比较接地气,而且门槛友好的。比如批评别人的正确方法:拉波波特法则——

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手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这么表述就好了。”


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所同意的部分都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你应该提到那些从你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只有完成了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批评的话。


曾国藩无疑是近代史上有极为特别存在感的人物之一。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独创湘军、倡导洋务,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的一生,起点极低而高度很高,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这是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路,对普通人立身处世极具启示。


此书的作者张宏杰是知名历史学者,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作品。关于曾国藩的传记作品已有多部,这本胜在简明全面,普通读者无需花太长时间,就能完成对曾国藩一生功名事业和心路历程的了解。


生活类

这本书介绍了一种个人管理工具——子弹笔记术。


它的作者,也就是子弹笔记术的发明人赖德·卡罗尔说,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个挣扎在数字时代中想要学会自处的人。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信息过载。微信消息、新邮件、APP推送,每天有无数的东西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破坏专注和高效。我们有N种方法可以与他人联系,却唯独与自己失联。


子弹笔记术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应该如何利用生命中最宝贵的两样资源——时间和精力。它能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要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而不是像小仓鼠那样只顾在转轮上狂奔。


也许你见过很多好看的手账册,并且深深疑惑:把笔记做得这么好看,到底是为了节省时间还是打发时间?


子弹笔记完全是另一种画风,它简洁实用,毫不花哨,一支笔一个本子就可以解决日常任务的收集、排程问题,并建立有效的索引系统。


卡罗尔说,子弹笔记有助于你推进自我探索这一旅程,让你了解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命。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抛开限制,正视自己的潜能。

往期精彩~

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闲书上


知乎 2018 年度书单发布:知道你忙,存下来,慢慢看


父母书单:过去几年影响我成长的书,做孩子的心灵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