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接近尾声,回顾一年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您和孩子都有哪些阅读收获?有了一年的阅读积累,相信您一定有了自己的亲子共读心得、孩子也在书中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带着2017年的满满收获,在2018年新年伊始,潜心做做新一年的阅读计划,再次和孩子一起整装待发!小编在新年到来之际,为大家带来新的阅读方法,拿走不谢!
祝福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和孩子们,新年快乐,万事顺遂!
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尽快适应学习生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绘本阅读,如何有效地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孩子在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成效呢?
名师尝试以"境、读、玩"为关键点开展活动引导,让幼儿在情境、家长、同伴的相互影响下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有了前期亲子共读方法的积累,相信看完这篇文章,您的亲子共读会继续进阶!
一、境:拉开绘本阅读的帷幕
"境"即情景、场境或气氛。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绘本内容。在小班绘本阅读活动中,我尝试运用以下方式创设恰当的情境。
1.借助环境设计情境
环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感性经验,再现作品内容,增进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也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靠窗采风、通风好的地方创设一个图书角,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宽松、阳光、安全的阅读环境;提供柔软的沙发、地毯、抱枕、靠垫、小床、绒毛玩具、小娃娃等,让图书角变成了孩子最想去、最爱去的乐园。
2.运用艺术渲染情境
音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不同旋律、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引发不同的联想和想象,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有的教师会选取与绘本故事表达意境及情节发展相符合的音乐,能够达到渲染阅读氛围的效果。如绘本《拔萝卜》,可以围绕绘本中"种萝卜""拔萝卜""抬萝卜"三个场景,选择了适宜的背景音乐来阅读绘本。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幼儿仿佛置身在田地里,体验到了不同的情感变化,将绘本阅读变得更加趣味化。在家庭中,亲子共读之前,家长也可以先熟悉绘本内容,根据情节,选取一些小乐曲来配合共读。
如果说音乐是抽象的艺术,绘画就是形象的艺术。在家庭的亲子共读活动中,有时候画几幅与绘本内容相关的简笔画就能让幼儿对于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清晰。如在绘本阅读《好饿的毛毛虫》中,我用简笔画简单画出"一个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四个草莓→五个桔子"等卡通符号,插入箭头帮助孩子清晰地梳理了故事发展的顺序,将抽象的感念形象化,孩子的阅读活动也更加丰富起来。
二、读:唱响绘本阅读的主旋律
阅读是孩子认知和阅读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是对环境、事物、情感的感悟过程。需要成人以阅读者的身份加以精心关照与呵护,让幼儿充分体验读书的味道和乐趣,逐步养成爱阅读、会阅读、善阅读的习惯和技能,从而使早期阅读成为幼儿的精神享受。
绘本的特点决定了: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注重画面和文字的配合,调动幼儿听觉和视觉感官的参与,让幼儿在"有声有色"的阅读活动中爱上阅读。
1.有声:声情并茂地讲绘本
由于幼儿注意时间短,小龄幼儿更喜欢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看"绘本,家长和教师都要声情并茂地讲绘本,并配合动作和神态演绎绘本内容,以吸引幼儿投入到绘本阅读中。
还可以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设计相应的儿歌,帮助幼儿体会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如在绘本《小金鱼逃走了》,幼儿观察小金鱼的模样后,可以用儿歌概括出小金鱼的特点,"波波鱼、穿红衣,圆圆身体小尾巴,黑黑眼珠白眼眶"。在绘本《小鞋子,走一走》中,我边念儿歌边领着幼儿模仿"小鞋子走路":"小鞋子走一走,快快走,吧嗒吧嗒;慢慢走,吧嗒吧嗒;小鞋子走一走,脚尖走,一二一;小鞋子走一走,脚跟走,一二一。"
2.有色:幼儿兴趣盎然猜绘本
绘本阅读,一般通过读图来理解故事内容。家长在共读前,可以预设一些问题,在共读时引导孩子注意画面中的细节;或阅读前后两幅图,看如何串联起一个故事。
阅读绘本,与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阅读《好饿的小蛇》时,可以先露出小蛇身体的一部分,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接着引导孩子观察小蛇的肚子,让他根据小蛇肚子形状的变化,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在绘本《小黄和小蓝》中,可以逐一出示黄色、蓝色的色块后,启发孩子说说还有什么是黄色的?哪些东西是蓝色的?小蓝和小黄紧紧拥抱后变成绿色,你们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的?你们可以用绿色画些什么呢?
三、玩:掀起绘本阅读的小高潮
对于小龄的幼儿来说,他们更喜欢可以"玩"起来的阅读材料,可以在小龄幼儿的绘本阅读中进行以下尝试。
1.玩法一:将关起来的绘本打开
较小龄的幼儿,如3-4岁,最初是随自己的意愿"看书",这种"看"的方式不是有意识地一页页翻阅,而是用小手一抓,一把一把地捏着书页,把书翻个遍,很难耐心地一页页看完,总是急于了解最后的情节。根据小龄幼儿这一独特的阅读习惯我们尝试将关起来的绘本打开。
我们选择了绘本《大卫,不可以》,将绘本中的画面制作成大图片,一页页地贴在书房的墙面上,使孩子能一目了然地阅读连贯的故事情节,满足了幼儿急于想了解所有故事情节的欲望。
2.玩法二:充分挖掘绘本的游戏性
幼儿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与形态语言,逼真地表现他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让幼儿适当地"动"起来,将绘本教学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维持幼儿对绘本的持久兴趣。
如在绘本阅读《黄色的……是蝴蝶》中,可根据绘本的特点设计了幼儿最喜欢的捉迷藏游戏,制作大的绘本图书,让幼儿去寻找蝴蝶,每到一个场境,幼儿都会先猜测,问"黄色的,是蝴蝶吗?"整个游戏过程,无需做过多解释,就在揭晓谜底的反复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并理解了"黄色的,是不是蝴蝶?"这一绘本的主旨含义。表演游戏,让幼儿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不断复述和巩固故事情节,使整个绘本变得可以"动起来,玩起来"。
"境、读、玩"三者共同激发着孩子的阅读欲望,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与绘本的对话,诱发阅读的主动性,让孩子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让孩子与绘本图书交朋友,这不仅能够从小培养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赋予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
更多“阅读成长”栏目内容,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精选评论


查看全部{{item.replyList.length}}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