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的“八种武器”,招招必备(上)

2545

本文的作者是阿甲,原名林晓晞,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许多英美经典绘本的译者。他的著作有《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儿童阅读100个关键问题》、《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等著作,翻译出版了《彼得兔的世界》、《小房子》、《石头汤》、《晚安,月亮》、《别让鸽子太晚睡》等近百本在国内热销的英美经典绘本,文字优美,童趣十足。


我们来一起看看阿甲给父母们的亲子共读八招妙计吧!

第1招:我喜欢,我选择

新任爸爸妈妈往往很困惑,不知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有一招非常简单:选择大人自己喜欢的书。


有人曾问:“我喜欢《红楼梦》,难道可以给初生的婴儿读这本书吗?”我的回答是:“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你真诚地喜爱着《红楼梦》,那么就在给孩子大声朗读中将这种快乐和热爱展示给孩子罢。


再说,对于初生的婴儿,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当然还需要为他选择适合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游戏的,等等。大人仍然可以遵循“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因为亲子共读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不能总“亏”着大人呀,那样孩子也会渐渐感到无趣。


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C.S.刘易斯有一句名言:“仅仅是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不是最好的儿童文学。”所以,如果一本童书不能唤起你的喜爱和敬意,它未必是一本好书。


第2招:边读边玩

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


俗语说:“生个孩子要疯三年”。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文字、图画与相关的声音、触觉,演化成有趣的故事和千奇百怪的知识,这简直就是奇迹!


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把早期教育中的阅读变成“疯读”。


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


比如,有的书本身就是玩具书,可以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作积木搭房子,可以作拼图变图案;有的书可以适应特定的用途,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作游戏的地板;有的书里就有游戏,孩子可以一边看一边参与。


不过大多数低幼儿童的图书是一般的图画故事书,怎么玩法,需要大人随机变出花样。


最常见的玩法有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只要大人“疯劲”十足,肯定能创意不断。


在一次国际书展大会上,我在一家法国出版社的摊位上发现了一本外形怪异的童书,它有一个半圆形的大缺口,拿在手上与其说像一本书,不如说像一块大积木。


我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书本打开后,那个大缺口变成正圆形。就是说合起来是“C”状,打开就变成了“O”。


原来这是一本讲动物的故事,每幅画有动物的身体也有头部,只是头上脸的部分是一个圆圆的大缺口。


原来那个大缺口是为讲故事或听故事的人的脸留下的!你想象一下,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你的脸放在本该是狮子的脸部,夸张地对孩子说:“我是一头饿坏了的大狮子。”孩子将会怎样呢?


第3招:让孩子来做“助理”

一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翻页,读完一页大人可以邀请孩子帮助翻页。再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建立书页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复阅读的书,他们往往凭借书中的图画就能准确判断,这时可以请孩子来主持翻页。


由孩子来控制阅读的速度,你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有些书中多有象声词,模仿动物的发音、事件发生的声音或是人的感叹音,如“汪汪”、“吧唧”、“咦”之类的词,这是一两岁的孩子特别热衷于参与发音的。


再大一些的孩子会对反复重复的短句或者特别有趣的说法着迷。


大人在大声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在这些地方放慢节奏、降低音量甚至不发音,让孩子也来过把瘾。


第4招:表演性地大声朗读

绝大多数大人并没有接受过表演或专业朗读的训练,再加上平时工作之余比较疲惫,往往会选择很直白地为孩子读书。


这样做不是不好,只是还不够“疯”,不足以感染孩子而让孩子迷上阅读活动。


孩子天性喜动,好夸张,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表演性的读书,正是要利用孩子这种可爱的天性,把他引入到阅读的殿堂中来。


大人绝不用担心自己的表演能力,孩子是世界上最宽容的听众,他不但会原谅你表演的“拙劣”,而且还会对你的努力报以最真诚的喝彩。为自己的孩子表演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最简单的表演是富有感情色彩、节奏调整适当的朗读。


为了做得更好,一般应该事先预习一下素材,至少在有对话的地方要能分清哪一句话是谁说的。


对话太多、说话的角色太多的书一般不适合大声读,可以尽量避免选这种读物。


主人公形象特别可爱、性格鲜明、语言特征明显的故事,是特别适合大声读的故事。


最有趣的表演是吸引孩子来参与的分角色演,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故事。


对于小小孩,可以更多分派一些动作和简单的发音。在一次电视故事会上,一位大人带着一个年仅两岁的小孩表演《乌龟飞上天》的故事,孩子大部分时间就是学乌龟爬,台词只有两句:“你是谁呀?”和“你带我上天玩,好吗?”


整个故事表演得妙趣横生。孩子非常愿意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如果能有机会投入其中,他们会乐此不疲。(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