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编辑:内蒙古巴市杭锦后旗第五中学教师 罗平
栏目整理:暖小编
导读:
家庭教育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看过那么多书,还是教不好一个孩子,不如来听听罗平老师的经验分享。
我是名中学教师,在接触传统文化之前,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在家庭教育中也有许多困惑。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会叛逆?为什么家长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理解?其实孩子叛逆折射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了,我们家长缺少智慧了,我们家长需要学习和改变了。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享:
一、怎样教育子女呢?我们要培养孩子的“五心”。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孝心。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子全家安。”前些年,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四位老人身体还比较硬朗,包车带他们去包头梅力更景区游览,让老人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平时父母家中换吊灯,修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热水器等困难我都会毫不迟疑,首当其冲。这两年,我的岳父年过七旬,身体行动不太方便,处于半自理状态。只要他老人家来到我家,我从不嫌弃他,常给他洗澡、理发、修剪指甲,陪他晒太阳、聊天。天长日久,儿子看在眼中,记在心中。晚上儿子陪老人一起睡,半夜帮老人接尿,不嫌累和脏。他主动给老人买合适的拖鞋,和老人一起下棋,悉心照料老人。这很让我和妻子感动,我们也以儿子为傲。教育其实就是孝文化的传承,教育就是身教胜于言教的力行。因为“福禄皆由孝字得,孝顺父母如敬天,处世为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和天。”教育的总原则是对孩子的前途和幸福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负责,因为孩子不仅仅是家庭和父母的,孩子还是社会的。
其次,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感恩是幸福的源头。天地滋养万物,万物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方便。作为一个人要心存感恩之心,心存爱人爱物之心。感恩每一滴水,感恩每一朵花,感恩每一缕阳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只有具有感恩心的人,才会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例如,儿子学校的一位同学生病需要帮助,儿子毫不犹豫的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想帮助同学早日渡过难关。哪怕此后自己长时间手头吃紧,他也心甘情愿。儿子还经常帮助同学从网上购买美术书以及学习用具等,课余不辞劳苦地帮助同学讲解难题。女儿班里分配特困生指标,她主动退出,把指标让给比自己条件还好的同学。这些不都源于儿女有颗感恩之心吗?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自私根源到底在哪里?我们做家长的要深思。我们谁也不愿意和自私的人交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我们又为别人付出多少?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气,吃苦。殊不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带班时,总会用相机记录孩子们的精彩瞬间,自己花钱冲洗照片、买奖状发给孩子们,以此来传递爱,以心灵影响心灵。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时时处处遇到贵人帮助;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会时时处处受人喜爱;一个懂得关爱他人的人,会分分秒秒被爱包围。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孩子也是家庭成员,从小要担起家庭的责任。现在我们儿女的衣服都是他们自己洗,我们曾经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在儿女刚上初中时,他俩的衣服都由我或妻子代劳,后来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懒惰。在接触传统文化之后,我们开始调整和改变,平时的水电费、物业费、取暖费都是儿子负责去办理的。一次,孩子大姨在临河违章停车被开了罚单,我们告诉他交罚款的大致方位,他顺利的帮助大姨去执法局办理了此事。当我们信任孩子时,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孩子在家庭中也有了存在感和成就感。当一个人有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责任感时,他的动力源泉自然是源源不断的。
第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X班有个学习最差的男生,老师忽视他,同学们嘲笑他,他被安放到教室的角落,从不引人注目。有天上课地理时,中排有位同学突然间呕吐喷了一桌面,周围的同学都嫌弃捂住口鼻。当我去处理时只有这位同学凑过来接手处理了现场,我抓住教育时机,当场奖励孩子一枝笔并为他们小组加了分。这时小组成员为他鼓掌,其他组有同学说,如果A同学是我们组的,该有多好啊。刹那间孩子的眼中放出了异样的光芒。孩子的一个无意举动就为自己赢得了掌声,为自己赢得了尊严。从那天开始,他在地理课上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树立自信心要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引导孩子要学会干好家务。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孩子从小不培养自理、自律、自立、自强的 能力,长大干什么都无从下手,去哪里找自信可言?又如何来担当建设祖国的大任?信任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以我的儿女为例,他们初中上学三年,同学们大多数骑着电动车,他俩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学,风雨无阻。这样既环保又锻炼了身体,在毕业前的体育测试中,两人全部以满分告捷。这让他俩引以为傲,也让全家引以为傲。
第五,培养孩子的求知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读书才能增长智慧,启发人性。作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营养,给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经、史、子、集。不读经无以开智慧,不读史无以明鉴性。父母要引导孩子从小读四书五经,读名著,读史书,与古人对话,与圣贤同行,真正达到以心灵影响心灵的教育效果。
二、在家庭教育中,最困扰我们的就是如何维系亲子关系?如何有效沟通?
一要学会接纳和包容。包容孩子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是优点和缺点的结合体。我们做父母的也是有缺点的,孩子是从有缺点的父母而来的。我们作为父母常找优点,孩子的优点越找越多。不找缺点,孩子的缺点会越来越少。说人优点,让人愉悦,给人力量,自然孩子干劲十足,状态自然好,怎能做不好事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父母不要按自己的心愿去苛求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缺点,看我们父母如何学习和改变,引领孩子逐渐完善自己。
二要学会倾听和欣赏。欣赏是沟通的工具。引导孩子善于表达,喜欢与人沟通交流。我们家长要会爱孩子,切莫让自己不正确的爱和自私自利的爱伤害了孩子。一定要做到稳固而持久的爱,而不流露出苍白无力的爱;一定要做到温暖而舒适的爱,而不是自以为是难以接受的爱。一句话,要爱的智慧,爱的有力,爱的愉悦,爱的有效。
三要学会同理和分享。分享是有效的重复。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去同情孩子,理解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孩子,鼓励和支持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才会打开心门,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和批评,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引导孩子只和以前的自己比较,不和他人比较。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就是最好的自己。
三、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和睦的根本,是亲子教育的基础。
一个安全、平和、温暖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由于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压力,医疗的困扰等,我们变得焦虑烦躁,不光丢掉了耐心,甚至丢掉了爱心,整天不是争吵就是抱怨和指责。我们以为给孩子赚更多的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我们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们从来没有停下脚步细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我们想过吗?了解吗?古语云“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夫妻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家庭教育中最受益的秘诀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家庭生活中,当然少不了摩擦和矛盾。当出现矛盾时,我们要深刻反省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对方,去包容对方,问题和矛盾便迎刃而解。例如,在处理某事情上和妻子发生了分歧时,先尊重她,同理她,缓解他的激动情绪,避免发生争执,这样就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种包容他人的高大形象。倘若二人开战,受伤的不光是夫妻,最要命的是伤害了孩子。盘点自己的教子问题,自己也曾经用打骂、比较、唠叨、溺爱、忽略、抱怨、讽刺、怀疑,这“八把刀”伤害过孩子。以前的我们光有爱子之情怀,没有爱子之能力。这就是爱的无能,不是真正的爱,那就是伤害。现在我才深刻的意识到:父母必须把爱呼唤回来,这是多么的重要。在家庭中,要经常保持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伴侣和孩子,这才是家庭幸福的尚方宝剑。父母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家人的优点,用给人动力的爱来让孩子更优秀,用永无止境的正能量让家庭更和谐。过去我们做父母的盯孩子的缺点太多了,对孩子的说教太多了。父母力争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只要我们父母做到了,孩子自然老实听话。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行不言之教。父母天天读书,家里自然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夫妇二人每天和睦相处,互敬互让,怎能教出脾气暴躁的孩子呢?夫妻二人不玩手机,少看电脑,怎么会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呢?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占60%,学校教育占30%,社会教育占10%。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当我们对社会现状不满时,我们又没有能力改变社会现状时,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指责学校和老师,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们做父母只有抓好60%的家庭教育这块主阵地才是当务之急。我们父母想让孩子干什么,父母必须先做什么;父母想让孩子不干什么,父母必须不干什么。我坚信只要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必定会天天向上。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一起探索,和孩子一起成长,相信我们都能踏上幸福之路。
请 罗平 老师联系小花老师领取奖品。
小花老师微信:15047817745
工作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到下午5点(正月初八以后)
回复不及时请谅解!
教师投稿邮箱:nmxxtj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