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来源:中学数学教与学
编辑整理:桃子老师
导读
很多同学吐槽,说花费很多时间来做数学题,还是不见成绩提高。其实,数学的学习上,方法对了就一切都对了。题海战术并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其实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做题是关键,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基础怎么学?一起来看看!
数学基础怎么学?
数学基础怎么学?
其实,对数学基础的构建,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容易得多。
因为数学知识点的起点、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应用案例非常明确,所以只要从数学公式入手,找到其公式的起点和过程,就能把基础知识分拿下。
如何打好数学基础呢?
首先要通读教材,整理出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便于记忆;
其次是深究各个知识点,对定义及用法着重分析;
最后是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通过做习题来巩固。
01
从课本开始
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从课本开始,不要求快,要复习一个章节,掌握一个章节。具体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记熟。
然后看课后习题,用题来思考怎么解,不要计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后再翻课本,看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的,尤其是过程和应用案例。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为什么产生的。
如集合、映射的数学意义是为了阐述两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函数就是立足于集合。并由此产生的充要条件等知识点。通过这么去理解,你会发现,数学基础很快就能掌握。但记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
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因为盲目大量做题,有时候错误或者误解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更加困难。
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02
学会数学分类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要将高中数学合理分类。分类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课本大章节进行分类即可。
复习过程中,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同学,会有听了没办法记,记了来不及听的无所适从现象,但是做好笔记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那就应该记关键思路和结论,不要面面俱到,课后整理笔记,因为这也是再学习的过程。
再谈做题,做题大家都认为是复习的主旋律,其实不是的。不论对于哪种层次的学生,看题思考才是复习数学的主旋律。看题主要是看你不会做的题,做错的题,尤其是卡住你的那一个步骤。为什么答案中这道题这个步骤这么写,为什么用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从那几个条件确立的,它的出现时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思考方向。很多同学都有这个问题,题目不会做,往往就是一步卡死,只要这一步解决了,后面都会。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应用的要点。
其实数学题目并不难,所给的条件都能够利用,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我们所要用来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解题的形式。
题目给我们的条件也许是繁复的函数式子,但只要方向不变,就能确保把题做出来。我们都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数学也是两个条件确定一个式子。

03
不同阶段,习题量应该有所调整
一提起数学,很多人就会想起题海战术,题是需要做,但什么时候做,做多做少都是有讲究的。刚开始复习,基础又不是很好,应该以理论理解为主,先把相关概念弄清楚,可以用少量的习题来辅助理解。习题的选择也要注意,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来做,真正做到一个题消化一个知识点。
切忌一开始就以做题为主,不但会经常做错,打击信心,还得不到效果,浪费大量的时间。基础打牢之后习题就要多做了。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消化和巩固知识点,了解试题考查的维度,熟悉出题规律,另外,还要注意锻炼答题速度。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还要提高速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
数学基础提分攻略
有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就要了解学习更多的实用型方法:
01
好的学习习惯
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有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必要条件,家长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什么是好习惯呢?
勤奋
手勤:多记(课堂笔记本、错题本、好题、好解法、好思路)、多做(练习)、多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
眼勤:多看课本、辅导书、笔记本、错题本。
耳勤:听讲仔细。
嘴勤:多问,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脑勤:多想,对知识、题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么、怎样做,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手和动脑。
深入
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记住,而且最好弄清楚是怎么来的?解题中怎么使用?对一些好的题目不要满足于会做,还要考虑解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哪种方法更好?
“会”有不同的层次,知识:知道→理解→记住→会用→推广,解题: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严谨
数学是最严谨的学科。知识要严谨,解题要严谨。不严谨,遇到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就不全。

02
基础知识要扎实
基础知识要扎实,想提分必须有本钱。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像经商,你投资1元钱,即使盈利100%,也就是1元的利润,但若投资1万元,哪怕只盈利10%,利润也有1000元。所以,要想学习成绩有大的提高,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所以,你若有20分的基础,提高100%,才到40分。小车给几点建议:
1.自我弥补
简单的知识,可以自补,年龄增长了,智力提高了,过去学起来非常困难的现在可能一看就明白。
2.个别指导
对于困难的知识,可以找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应明白,个别指导只是应急措施,不能有依赖性。
3.资料
借助某些资料,可以快速补充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基础知识是万万不能的。知识点懂了,不一定会解题,但用到的知识点没掌握,则100%不会解题。

03
下功夫走出恶循环
很多同学在做题时都会恶性循环:做题慢→用时多→解题更少→能力更差→做题更慢,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学生是很苦恼的。
一般解决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恶补”,就是人家休息你不休,人家玩你少玩或不玩。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再做到以下这几点能让孩子学习更加有信心。
1.预习
预习很重要但是往往被孩子忽略,很多孩子没时间,看不懂,不必要等。预习是学习的必要过程,还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2、听讲
2.听讲
跟得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听分析、听思路、听应用,关键内容一字不漏,注意记录。
3、做错题本
3.做错题本
每个会学习的学生都会有。发现许多同学没有错题本,或者是只做不用。这样学习效果都不好,错题本一定要有并且要会用。
4.总结
注意总结和反思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经验和教训。
5.建立知识框架
把每个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难点都通过树状图清楚的展现出来,每学一章新的内容都要养成总结建立知识框图的习惯,时间久了在脑子里自然而然的就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你做题遇到不会的问题能利用知识框架迅速想起这个题主要考察什么知识点;复习的时候能清晰的看出哪里是章节的知识点、难点,去着重的复习,针对性的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