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学科网
栏目编辑:暖小编
导读:
物理是初二学生新加入的学科,很多同学对于这门功课不免会有好奇,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学习,“一听就会,一做就错”成为初中生的普遍现象,这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技巧造成的。
学科网名师堂特邀名师张延琪分享“十二字经”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助益!
物理学习“十二字经”
学科网名师堂 张延琪
张延琪:副教授,任教30余年,长期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在2018年学科名师杯大赛中获得提名一等奖。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普遍感到物理难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但一做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一做就错,一讲就会,这是困扰初中学生的普遍现象。
这一现象多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上自己的努力,定能很好的克服困扰我们的现象,提高物理学习质量和效率。
现把学习物理的“十二字经”分享给广大学生,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条可行、简练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物理学习“十二字经”是:重概念、抓重点、熟应用、多练习。
一、重概念
1. “重概念”就是要重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每章、每个单元都是从物理概念开始的,只有熟练掌握物理概念才能打牢本单元的基础,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也才能很好地学习其他内容。
2. “重概念”不能理解为单纯对物理知识和名词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物理概念的基本内容。如:长度概念:长度是物理学中基本物理量,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长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毫米-mm”、“微米-μm”、“厘米-cm”;熟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还要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概长度(长度的估测)。
二、抓重点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习物理亦是如此,所以抓重点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物理学中的每章乃至每节都有重点,什么是重点、如何找出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1. 常考热点是重点:教学大纲和各地考纲对物理学中的知识点冠以了解、认识、熟悉、掌握等,这些知识点都有不同的要求,重点内容肯定是常考热点,所以常考热点是重点。如:机械运动,物体长度的测量、物体运动的描述(参照物)、平均速度是常考热点,是本章重点。
2. 物理规律是重点: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光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热学中,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沸点的因素、晶体熔化规律;力学中,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平衡状态、杠杆平衡条件等;电学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都是重要的规律。
3. 课堂上可以了解到重点:课堂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学会“听”,听老师对知识结构的讲解、规律的分析、计算过程的要求、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更重要的要找到重点。如:“欧姆定律是整个电学内容的非常重要的规律,也是支撑整个电路理论的基础”,就是说“欧姆定律”是本节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
所以,在听课过程中,应明确知识结构,掌握重、难点,多与老师沟通,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三、熟应用
“熟应用”指的是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学是门应用科学,物理学理论来自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并由实践验证和完善。同样,用物理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现象是新课标物理常考方向。
“熟应用”包括解答现象、计算、实验探究和应用知识作图等。
1. 解答现象:“解答现象”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要答好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联系,多积累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物理现象。如: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树林中的光斑、日食、月食等。
2. 计算:计算题分为简单计算题和大型计算题。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3.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题是最能考查同学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实验探究题共分为:
(1)测量型实验题:这种实验题比较简单,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学生按照测量要求、遵守操作规程,都可以很好的完成和解答。
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属于直接测量实验;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属于间接测量型实验。
(2)探究型实验题:探究型实验是物理实验题的主角。解答探究型实验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再就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开放型实验题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希望学生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4)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是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设计型实验题有以下特点:
(1)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2)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4. 应用知识作图:应用知识作图是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图题主要考察方向有:光学、力学、电学、电与磁等;作图题分布在各个知识点中,由于各部分知识的特点不同,所以对作图要求也就不同;但其共同特点都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以作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四、多练习
“多练习”是学好物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物理学属于应用科学,加强练习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多练习”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熟能生巧,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学无定法,更具体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同学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别人的学习方法再好,也要通过自己去实践内化,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方法对了,坚持就能成功。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