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天气网
栏目编辑:暖小编
导读:
最近出门就会发现,开门就像开冰箱门,天上的太阳就像冰箱照明灯,出门的大家只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冻。好多年没有这么冷过了吧,今年这是什么情况,来看专家怎么说,让孩子多学一点!
今年冬天为什么这么冷?
这次降温后的低温程度有一定的极端性,一些地方气温之低甚至可能是历史同期少见。以北京为例,1月6日,北京气温刷新21世纪以来同期最低纪录;1月7日,北京气温再降至-19.5℃,迎1966年以来最冷早晨。往常只能在黑龙江漠河进行的“泼水成冰”,这两天,北京的小伙伴们表示:“安排上了!”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
第一就是北极海冰。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冷空气会随之南下。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一般而言,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暖冬概率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拉尼娜事件会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同时,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冷空气南下。
这次寒潮过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风大!气象专家介绍,这种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被称作“风寒效应”。
人的体温在多数情况下会高于周围环境气温,在无风或微风情况下,人体周围的空气分子交换很弱,这就在人体和大自然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过渡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个过渡层就在贴近人体的表面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可是,当空气流动很快的时候,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便不断地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越来越感到寒冷。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各位家长、老师
这份孩子冬季穿衣指南请查收
据了解,风寒效应只发生在暴露在衣物之外的皮肤上,所以只要挑选合适的衣物,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就能将风寒效应降到最低。
专家提示,未来几天气温低,北方风寒效应显著、南方湿冷,大家都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小孩、老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穿上厚衣服、注意保暖。
保暖内衣选择质地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了体热丢失,孩子不容易生病。
很多家长错误地以为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其实如果袜子厚但不吸汗的话,就会很容易潮湿,孩子的脚底就会发凉,整个身体的温度也会受影响,所以,给孩子选择袜子的标准是纯棉质地、透气性好。
孩子头部的血管比较丰富,如果头部受凉,孩子身体的热量就会散发得较快,很容易着凉感冒。选择帽子时,一定要选择保暖、御寒性能好、手感柔软的帽子。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孩子如果穿太厚的衣服睡觉,浑身动弹不得,会使全身的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因而总是不能进入熟睡状态,从而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老师、家长,
冬季防寒保暖不能掉以轻心,
在照顾孩子的同时,
也要照顾自己的身体。
如果还有什么防寒建议,
欢迎给我们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