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有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引发人们热议。
有一位平顶山的妈妈,因为实在太生气,竟然哭着喊着要去跳楼。

当时发生在晚上,冷风还嗖嗖在吹,这位妈妈却纹丝不动地坐在阳台边上,犹如万念俱灰。
最终在消防员、邻居和民警的劝说下,这才打消了这位妈妈跳楼的想法。
从阳台上下来后,她还是感觉怒意难平 ,还哭诉“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被儿子逼到以死对抗,开口闭口数落儿子的不是,不禁让人好奇,这个儿子究竟犯了多不可饶恕的错?
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导致她情绪失控的理由竟然是:儿子没有写作业。
最后,儿子迫于“跳楼”压力,被迫跟妈妈道歉认错。看起来事情好像过去了,但是以后母子之间,就真的相安无事、其乐融融,不会再上演这样的闹剧吗?
真不一定。

问题的症结,根本不是孩子有没有写作业,而是这位成年的妈妈,竟然任由自己内心的怒火崩堤,把幼稚的、失控的情绪发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
用自己的生命绑架儿子,却丝毫不考虑可能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这样的妈妈,真的有认真为孩子的成长考虑过吗?
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之初,母亲一直对孩子笑,孩子表现得很开心。

接着母亲变得面无表情,孩子发现不对劲,想引起母亲注意,他先是逗妈妈笑,可妈妈没有表情。

接着又指了指旁边,妈妈还是没有表情。

孩子最终崩溃大哭。

这个实验看哭了很多妈妈,她们仿佛看见自己发脾气和不理孩子时的冷漠模样,以及孩子恐惧不安、试图讨好的可怜样子。
对于妈妈的糟糕情绪,孩子不管多大都会紧张、恐惧,妈妈的情绪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和情绪管理。
一次糟糕情绪的影响或许只是一时,但如果长期处在糟糕情绪下,影响孩子的可能就是一世。
但是,如果妈妈能好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那给孩子留下的,将是一生受用的无价之宝。
著名文学家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道:
我妈妈忠厚老实,决不敏捷。如果受了欺辱,她往往并不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在笑我”,“哦,她在骂我”。
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母亲对事待人柔和,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一样情绪平和。
生命是一场轮回,杨绛像极了妈妈,在面对命运馈赠和刁难时随遇而安、宠辱不惊。
她历经苦难仍笔耕不辍,不仅自己著作等身,还用明媚灿烂保护了钱钟书的自由天性,助他写出《围城》等巨著,夫妻二人成为近代文坛美谈。

母亲教育的力量,在于情绪的稳定温和,母亲的情绪,也往往决定着家庭的温度。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在《幸福为什么那么难》演讲中曾说道:“当你的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哀伤痛苦当中,你敢快乐吗?答案是很难。”
所以说,一个母亲的情绪,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庭是艳阳高照还是愁云密布,也决定了孩子——人性的温度。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