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孩子聊天爱搭不理?怎么打开话匣子?

2444

很多家长都想在孩子放学后和孩子聊聊天,但往往是以问问题开始,以斥责孩子、不欢而散结束。

很多家长都在苦恼,和孩子聊天时,孩子几乎都是哑巴,不但话少,而且你问他,什么也问不出来。久而久之,感觉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陌生。

到底该如何与孩子聊天呢?

问“小”不问“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

不要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这种问题,孩子很难回答,或是只会简单回答:“还好。”“没做什么!”

你可以改问:“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当孩子说出自然、音乐、语文的时候,你就有机会接着问:“喔!那自然课今天教什么?”

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教气象啊!什么气温、风向的,无聊死了!”“喔!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从别人的事谈起

有家长这样介绍自己与孩子聊天的经历:

有一次,我想要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因此,我用了一点迂回手法。在聊天过程中,我先问她:“你们班上最调皮的是谁?”她说了一个名字。我继续问:“他做了些什么事惹老师生气呢?”女儿如数家珍地说:“上课讲话啊!还有昨天用东西丢同学的头!”

“那老师怎么办?”

“老师罚他站啊!”

“站多久?”

“站到下课啊!超惨的!”

“啊!真的啊!好可怜喔。都不能坐下,脚一定很酸。”

“对啊,下课也不能出去玩!”

“哇!你们老师这么凶啊?”

“还好啦!有一点凶。”

“那你有没有被老师凶过?”

“没有!我很乖。”

“喔!好险!所以你都没有被老师罚过站喽?”

她迟疑了一下。我赶紧说:“你也被罚过站啊?好可怜。你有没有哭?”她摇摇头说:“没有。”我接着问:“啊!老师这么凶,你都没有哭啊,很勇敢。”

……

……

于是,我就从这样的一段对话,大概得知她对老师的观感、上课的情形,以及老师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如何处置等等。

从“别人谈起”是一个很好的聊天方法,比方说,孩子会告诉你班上谁吃饭吃得最慢、谁最常被罚、谁功课最棒、谁今天又打了谁等等。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孩子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然后了解孩子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身心状态去处事。

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发生的一个状况,就是大人常常喜欢否定孩子的感受。比方说,当孩子说:“语文课无聊死了”的时候,大人绝对不要说:“语文课不无聊啊!学语文也挺有趣的……”只要你这么一说,这个话题就聊不下去了!因为当孩子觉得你并不认同他说的话时,他后面的话很容易咽了回去。

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语文课很无聊啊,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孩子接下来就会打开话匣子了。

保持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让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

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和孩子聊天,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任何一种话题的聊天,只要沦落到说教与听训,那就没趣到极点了!所以,聊天时可以对对方、对话题保持高度的兴趣,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就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绝地继续下去。

提醒:注意肢体语言

聊天时,肢体语言也很重要。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

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你一边跟别人谈话一边敷衍地说着“嗯”“喔”;或是眼睛一边盯着计算机一边听他说话,孩子就无心谈下去了。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的接触: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顺顺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对有一定熟识度的孩子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都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

【家庭教育】家长们请告诉孩子,这是人生最好的七种状态!

【家庭教育】别什么不懂,就乱比较

【家庭教育】3岁女童剪掉1岁弟弟生殖器,真相刺痛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