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父亲的人格。
这句话,在最近热映的《银河补习班》中,被邓超演绎得淋漓尽致。
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名设计师。因意外事故背锅入狱,也因此被动错过了孩子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度的关键七年。
爸爸缺位期间,儿子被人欺负、被学校侮辱,无心向学、自尊自信严重降低,俨然一个“问题少年”——这是内心没有力量感的孩子的典型表现。
但是,这一切,在爸爸归位后,峰回路转。那个无条件信任儿子,相信儿子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的爸爸,成了儿子一生的力量之源。
在儿子的作文被打了“零分”,并遭受教导主任奚落“不符合标准答案”的时候,爸爸说:“我不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可我听上去这篇文章很美,很感动。请问美有答案吗?”
在儿子垂头丧气地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上清华北大。如果考不上清华北大,就只能去卖煎饼时,爸爸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习惯。”
在儿子失去方向,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也不知道努力的意义是什么时,爸爸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你连箭靶都没有,整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父亲的胸怀与格局,给了孩子梦想与力量。
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说: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
《当幸福来敲门》的男主克里斯,在经济萧条时期,尽管他聪明勤奋,但日子并不好过。
中年失业,妻子无法忍受他的失败而分道扬镳。
交不起房租的克里斯被房东赶了出来,带着儿子流离失所。夜晚的地铁站,来来往往的旅客都回家了,只有父子俩孤零零的背影徘徊游荡。
儿子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回家睡觉,爸爸却笑着和儿子玩起了游戏:“我们通过这个时光机,就可以到达古代了。”
兴奋不已的儿子在爸爸“设计”的游戏中,和爸爸一起在“恐龙”的追杀下逃到了一个“山洞”里。所谓的山洞,其实是一间男厕所,也是他们当晚的栖息之所。
贴着厕所冰冷的地砖与墙面,捂着儿子的耳朵助他入眠,克里斯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但是,眼泪只流进了自己的心里,并未留在儿子的脑海里。
为了卖出医疗仪器,即使每天穿梭于医院、地铁、儿子的托儿所,疲于奔命,面对儿子,他依然充满了耐心与爱心,不抱怨、不放弃。
儿子爱好打篮球,因为爸爸随意的一句评论,默默收起了篮球,熄灭了热情。
这时候,克里斯对他的儿子说:“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这样。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
这位行动的巨人,凭借自己超乎常人的付出与勤奋,最终成为了一名股票投资公司的经纪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父亲的努力与勤奋,给了孩子幸福与安稳。
3
英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是:一个父亲胜过100个老师。
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2小时的男孩子,和一周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另外,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有数据显示:43%的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艺术天赋;超过25%的女孩成年后认为自己的服装品味来自父亲;53%的成年女性认为自己的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女孩比较不感兴趣的学科知识,是从父亲那里获得的。
央视有一期中国诗词大会,参加的是一对父女。
父亲是一名警察,胃癌晚期,做了全胃切除术。体质虚弱的他,本该在家静养。因为上一年参加诗词大会时,曾与女儿约定,一年后再上“战场”。所以,为了圆女儿的“诗词梦”“董卿梦”,他再次与女儿一起走进了诗词大会的现场。
他对着现场所有的观众,也是对着女儿说:“我是一个‘无胃’ 的人,也要做一个‘无畏’的人。”
那一刻,从女儿闪闪发光的眼睛里,我们
看见了什么是“崇拜”,
看见了榜样的力量,
看见了一个父亲的作为与担当,看见了此去经年,无论女儿身在何处,这一幕都将成为女儿温馨的回忆。
父亲的坚强与乐观,给了孩子信心与勇气。
美国《父母》杂志总结了父亲的独特之处:
1、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
2、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
3、父亲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
4、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5、父亲对孩子的约束更多;
6、父亲使孩子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
7、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
8、父亲支持妻子;
9、父亲更会帮助孩子发挥潜能。
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不负“为父”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