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08
资源 | 樊登读书
编辑 | 莎啦
有家长经常会问:如何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有时候很想和孩子好好聊聊天,却不知道该怎样和他们交流。
其实读懂孩子的想法并不难,只要运用恰当的沟通方法和亲子互动的技巧,就能真正地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在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下成长。
本周的7本书,帮助你掌握一些增进亲子关系的秘诀,读懂孩子,了解孩子。

《不管教的勇气》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
推荐理由:
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作者研究个体心理学多年,以阿德勒心理学知识为理论基础,讲述了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真正的独立,正确面对学习。
读完此书,你会发现,有一种家庭教育,可以通过不管教的方式,为孩子赋予自我成长的勇气和动力。
作者介绍:
岸见一郎,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顾问。著有《被讨厌的勇气》等多部作品。

《让孩子远离焦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孩子有时候会出现很情绪化的表现,比如为了一件小事哭闹很久,比如某天突然不愿意上学,怎么哄都没办法。
对于孩子来说,焦虑的症状还可能是尿床、黏人、频繁肚子痛,做噩梦等等。家长要学会识别孩子的情绪表现,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无助。作者研究儿童焦虑问题多年,她结合各种真实的案例,提出了5大焦虑类型、6大焦虑管理步骤,帮助孩子摆脱不安、害怕与恐惧的心理,健康快乐地长大。
作者介绍:
塔玛·琼斯基,美国著名的临床精神医学博士、情绪研究专家、临床心理学大师。她是美国心理协会和宾夕法尼亚行为治疗协会的会员。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性格、习性都会无意识地打上原生家庭的烙印。
本书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人在家庭里所经历的成长和蜕变,从而发展出更健全的人格。这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
作者介绍:
维吉尼亚·萨提亚,家庭治疗创始人,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

《宝贝,宝贝》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权威和命令,让他们成为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真正的爱,是对独立灵魂的尊重,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这本书就是在教人们怎样做不后悔的父母,作家周国平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了女儿啾啾从出生到刚上小学的成长故事。其中既有对女儿成长点滴的观察,也有自己对亲子关系的深刻思考,非常值得一读。
作者介绍: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倾听孩子》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个聪明的家长,懂得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哭泣、发脾气、愤怒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比孩子脾气还大,而是倾听他们的心声,修复孩子的情绪。
倾听也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当家长愿意承接孩子的情绪时,他们会明白自己是被爱着的,是有安全感的,就会产生修复情绪的力量,这是一种良性循坏。作者给出了有效倾听的几大原则和策略,帮助父母们成为好的倾听伙伴,轻松愉快地养育孩子。
作者介绍:
帕蒂·惠芙乐,196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奥西丹特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家教书,堪称父母必备的育儿宝典。书里融合了爱与沟通技巧,通过选取亲子关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告诉父母“尊重感受、寻求合作、代替惩罚、应对愤怒”的育儿技巧,让亲子之间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本书30多年来不断再版,并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帮助了无数父母培养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
作者介绍:
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

《亲爱的安德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这是一位妈妈与儿子长达三年的通信集。当安德烈18岁的时候,龙应台突然发现,自己和儿子有了沟通上的隔阂,为了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儿子,龙应台开始了与安德烈的书信往来。
36封家书,坦诚无碍的交流,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与交融,书里的很多对话都引人深思。或许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作者介绍:
龙应台,台湾作家,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代表作《野火集》《孩子你慢慢来》《目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