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书单推荐 这40本育儿书,值得你读读(下)

4917

接续上一期,我们继续推荐育儿类书籍:

学 前 教 育

22《有吸收力的心灵》

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

推荐理由:蒙台梭利是意大利人,在20世纪初创办了她的儿童之家,并创建了自己的理论,是近代比较系统研究儿童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蒙氏教育即从她而来。本书是她的晚年作品,集她思想至大乘。她本人的著作都比较有思想性,虽然也包含案例,但总体上不是那么通俗易懂,对于平时阅读量小的妈妈不推荐。

23《童年的秘密》

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

推荐理由:讲述儿童发展的特点及精神胚胎的成长规律。

24《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

推荐理由:偏重于实际操作,包括如何帮助发展孩子的语言、空间、感觉、读写、形状、颜色等,涉及很多经典教具,对于老师的参考作用更大,当然妈妈们可以学习一下这些教具的内涵,可以在将来选幼儿园时作为参考。

25《发现孩子》

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

推荐理由:孩子成长规律

26《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推荐理由:孙瑞雪是国内最早自主办蒙氏教育幼儿园的人,现在她的园已遍及宁夏、北京、广州、深圳。是国内比较好的蒙氏园,但收费也高。本书是她理解的蒙氏教育,总结为爱和自由,对于不想看蒙台梭利本人著作的,这一本对于认识蒙氏教育很好。

27《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推荐理由:作者本来是专业画家,在办理儿童美术班时体现出了儿童教育的天赋,后走入教育行列。本书有大量案例,深入浅出,不但有学前儿童的分析还有更大孩子的。她所办的芭学园正在成为国内的一个知名品牌,其幼儿园融合了蒙氏、华德福、奥尔夫、瑞吉欧等教育理念,各吸收其所长。

28《无条件养育》

作者:埃尔菲·科恩  

推荐理由:翻译是小巫,本书讲了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及为孩子建立规则的方法,是比较感动人的,让妈妈更好成长的一本书

29《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作者:托马斯·戈登    

推荐理由:戈登博士的这本书非常实用,对于如何搞好2岁以上儿童的亲子关系、改善亲子沟通非常有用。

30《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作者:约翰·梅迪纳  

推荐理由:作者是一位脑科学家,研究了大脑是如何工作,什么会对儿童的大脑发展有利,什么有害,比如如何照顾孩子的情绪,如何给孩子选择玩具等。

31《我从彩虹那边来》

作者:芭芭拉·帕特森        

推荐理由:作者是一位资深华德福老师,这是一本实践华德福理念的书,涉及节奏、呼吸、手工、音语舞、感觉等各方面,主要针对0-7岁的孩子。

32《童年的王国》

作者:鲁道夫·斯坦纳      

推荐理由:华德福创始人斯坦纳的原著,讲述了他对儿童的认识和如何帮助儿童发展,想了解华德福教育的人一定要看他本人的著作,他所谓的儿童分三个阶段:0-7岁,7-14岁,14-21岁,不仅仅指学龄前儿童。

33《请让我慢慢长大》

作者:吴蓓    

推荐理由:国内第一批去国外学习华德福的人,带来了华德福的办学理念,此书写了她在国外参观的华德福学校的样子以及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时还有她在北京办园的经历。

34《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黑柳彻子    

推荐理由:作者的亲身经历,巴学园虽然存在只有8年即被二战破坏了,但小林校长对儿童的认识以及他对待孩子的方式,包含着很多教育的至真至理,父母尤其应读。同时,此书可以和6岁以上的孩子进行亲子共读。

35《关键期关键帮助》

作者:李跃儿

推荐理由:是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坚持23年创办中国式芭学园,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应用于东方儿童教育的全面总结,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里面收录了芭学园的孩子在关键敏感期的真实案例。

36《手巧才能心灵》

作者:帕特里夏·利文斯顿      

推荐理由:是华德福孩子的手工课设计,里面蕴含了手工对于孩子心灵成长的意义,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上华德福理念的学校,这本书都值得看,因为手和大脑和心灵是一体的,它们互相促进。        

37《0-8岁儿童纪律教育》

作者:菲尔茨      

推荐理由:如何让规则和纪律内化到孩子心里,这本书是很好的指导。    

其 他

38《夏山学校》

作者:尼尔  

推荐理由:这本书既有理念又有实践,他的思想对儿童教育界有很大影响,日本巴学园就是学习夏山学校的。作者就是夏山学校的创始人,经过时代的检验,他的认识和理念越来越多地被证实,非常可贵!


39《故事知道怎么办》

作者:苏珊·佩罗      

推荐理由:里面有很多的故事创作案列,当然直接拿来用也很好的。详细解释了如何创作有疗愈性的故事。如果你对孩子的一些问题不知所措,那么试试故事的力量吧,非常神奇!

40《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推荐理由:爱才是人类和世界的建设性力量,但是由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学习过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往往会采用破坏性的方式,但那并不是我们的本意,而且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本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不但适合亲子沟通,也普适于与所有人的交往。这本书传递的不只是一种有效沟通的途径,同时也带给我们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

有妈妈可能会说,这些书看完了,我一定能教好孩子,带好娃吗?其实,书中的内容,我们看完之后,只是学了招,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事情需要灵活变化,不能盲目照搬。


我们必须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经过一个练习的过程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试错,总结经验,不对的及时改正就可以了。


其实,看完书,学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改变了什么。


摘自:李跃儿芭学园微信公众号

作者:天天妈

“评论赠书”活动开奖啦!

亲子共读、分享快乐!

本月“阅读成长”栏目的“评论赠书”活动到了公布获奖名单的时间,感谢各位老师、家长对于“阅读成长”栏目的关注和厚爱,获奖家长名单如下:


孙 雨 涵 家 长

   张 蕊 家 长    

寇 浩 霆 家 长


三位家长请注意小编的留言,近几天联系您发奖。

新一期的“评论赠书”活动12月12日开始哦!敬请关注!

更多“阅读成长”栏目内容,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成人书单推荐 | 这40本育儿书,值得你读读(上)


零岁开始,孩子高质量的阅读生态看芬兰


怎么让孩子喜欢书?原来办法如此简单!